本文回顾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学科内涵;多方位反映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其促进“会聚”研究的科学意义与提升人类“能力”的战略价值;深入分析该新兴学科自 21世纪初创立到今天逐步厘清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瓶颈及社会核心需求,探讨了未来突破与拓展的重点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强化合成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工程力量,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学高质量发展,合成生物学及“会聚”研究的生态建设,以及高效率服务科技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的参考。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合成生物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历程
2000年,库尔(E. Kool)基于利用细菌基因元件构建逻辑线路的工程科学研究突破,给予了“合成生物学”——这一在19世纪末由“合成化学”隐喻而首创的名词,在20世纪中因“基因克隆”支撑而被赋予“人工合成生命”愿景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工程科学理念研究生命科学的新定义。此后,合成生物学发展迅速,领域日益拓宽,而对这个学科的认识,却依然是“见仁见智”,极难统一。我们在系统梳理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对2014年尤恩 · 卡梅伦(Ewen Cameron)等提出的合成生物学定义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强调了工程学的“目的导向”,以及在“设计-构建-测试-学习”“自下而上”研究理念指导下的理论构架与技术(工程)平台;归纳出了既强调合成生物学本质又反映现阶段合成生物学全貌的一个定义,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这个定义是:合成生物学是在工程科学“自下而上”理念的指导下,以创建特定结构功能的工程化生命为导向,综合系统、合成、定量、计算与理论科学手段,以“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迭代研究认识生命,创建特定结构功能的工程化生命的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科学基础是它的工程科学内涵;但在一定意义上,它又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基础上的延伸以及质的飞跃。一方面,合成生物学将原有的以“模拟自然过程”和“遗传工程改造”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上升到“定量理性设计”和“标准化构建测试”的高度,把生物工程、代谢工程推向对生命过程的高效率、普适性的工程化研究的新高度,实现“建物致用”,即合成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内涵。另一方面,在全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基础上创建工程化新生命体系,如人造生命、正交生命等,将为生命科学从整体到局部的“格物致知”“还原论”传统研究策略,提供通过“从创造到理解”的崭新的研究策略,开启“建物致知”理解生命本质的新思路,建立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这就是合成生物学的生命科学内涵。
上述内涵的表述综合阐明了决定合成生物学核心的“会聚特性”。也就是说,合成生物学会聚了自然科学的“发现能力”,工程学的“建造能力”,以及技术研发的“发明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社会在科学、技术、工程乃至经济、文化、产业与生态的“创新能力”。由此已经催生并将不断推进生命科学领域正在发生的“会聚研究”的新一轮革命。
生物科学对“生命是什么?”这一人类每个文明体系都必须回答的哲学问题,与全人类健康生存繁衍、社会和谐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以及与此关联的现代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的经济与工程发展的技术问题,经历了千年而不懈的探索历程。19世纪自然科学实现了从以系统观察、描述、分类研究为基础的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及以此为基础的生物科学,向以假说驱动的实验与分析为基础的细胞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及以此为基础的生命科学的革命性转型。20世纪中期生命科学迎来的“分子生物学革命”,与分子生物学共同发展起来的“基因克隆”“DNA测序”“定向突变”等技术,赋予了人类对基因“写”“读” “编”的操控能力,也由此促进了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蓬勃发展。20世纪后半叶,人类对生命运动本质的研究,由于“基因组学革命”而拓展到计算生物学、定量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等领域,最终迎来21世纪初“合成生物学”的产生——革命性突破的曙光。
合成生物学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
合成生物学的科学意义可以从催生生命科学的“会聚研究”范式、推动生物技术革命以及提升人类自身能力三个层次来看,核心是其“革命性”。合成生物学是会聚研究的典型代表;在多学科会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合成生物学在应用“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反复迭代的工程科学研究策略中不断强化系统定量的理念,驱动了“假设驱动”与“数据驱动”研究的结合,带来了生命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推动了生物技术的革命;也为开发式研究和新知识体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能提升人类自身的能力,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加速生物学向工程科学转化,有可能为改善人类健康,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带来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合成生物学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科技战略高地,它也具有成为我国社会各行各业新增长点的战略价值,包括在工业(含材料、能源)、医疗健康、农业食品、环境保护与修复乃至国家安全(军事)领域的创新应用,合成生物学将为上述产业带来跨越性乃至颠覆性发展的机遇。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合成生物学所具有的革命式、颠覆式创新潜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科技战略高地,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国际竞争。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不断更新和发布相关的研究和技术路线图,加大经费投入并持续支持新的研究项目,建立合成生物学/工程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平台设施等。在巨大的研发及产业转化努力背景下,合成生物学的应用迅速向材料、能源等社会经济重要领域和医药、农业、食品等人民健康相关领域拓展,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方向”,甚至有可能形成新兴的“投资生态圈”。合成生物学2021年全年总共完成近180亿美元的融资,几乎相当于2009—2020年所有融资额的总和。而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合成生物学在医疗健康领域、食品营养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受资本青睐。
在我国,中央政府部门和科技界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战略布局了合成生物学的系统发展,并于2018年启动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平台设施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出现了“创造”世界首例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等重大科技进展和突破,2020年以来我国的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更是迅速发展,投融资高度活跃。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底层创新、成果转化和科研生态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差距,尤其是核心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关键工程技术的创新有待提高,资源平台和工具的研发及共享有待加强,促进“会聚”和“转化”的激励及评价等政策有待建立和完善。
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
为充分把握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和国家战略需求,需进一步明晰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优先发展领域及重要的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一方面是解答生命体系结构相变加功能涌现的原理,另一方面是基于上述原理解决生命系统的理性设计与构建的瓶颈问题。合成生物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基于“定量表征+数理建模”的白箱模型与基于“自动化+人工智能”的黑箱模型。定量合成生物学有望推动基础生命科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双重变革。
合成生物学的重点技术主题包括基因编辑、合成与组装,设计技术,细胞工程,合成生物学先进分析技术,以及合成生物数据库、大数据智能分析与自动化实验五个方向。
基因编辑、合成与组装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一项核心使能技术。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但目前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性能尚有欠缺,智能设计、表达和递送系统等技术还不能满足医疗等应用需求。未来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亟待开发更精准、高效、全面和智能的CRISPR 基因组编辑技术;另一方面需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开发全新的颠覆性基因组编辑技术。
DNA组装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基础。随着对 DNA序列长度需求的增加,对DNA组装技术也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基因组设计合成领域,需要超大DNA片段的组装技术的支撑。体外拼装的片段大小虽然已可达几百kb(kb为DNA的一个常用单位,指某段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但所得的量依然不足以进行后续实验,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开发更加高效的组装方法。大尺度DNA分子组装未来需要不断提高组装效率,降低其组装成本并且拓展其组装能力,开发新的分子生物学工具,突破长度更大、复杂程度更高的大DNA组装技术等。
DNA信息存储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储模式,但其在应用方面仍面临很多挑战。未来发展需要从高效率高质量直接“编”码、低成本高通量信息“写”入、稳定高兼容性分子信息“存”储、实时永久性信息稳定“读”取等方向实现突破。随着DNA信息存储各个问题的逐步解决,或将打开全球海量数据存储的新纪元。
设计技术 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功能设计致力于解决根据结构设计序列以及根据功能设计结构两个重大问题,其终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算法,设计具有所需功能且能够折叠成特定结构的蛋白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着重发展恰当描述主链运动和更加精确描述侧链构象的表示方法,提高能量函数的准确性和通用性,构建高质量蛋白质标注数据集,推进蛋白质计算设计软件的国产化,摆脱长期以来对国外软件的依赖,构建自主可控的蛋白质计算设计平台。
人工基因回路设计与构建促进了人们对生命调控基本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对天然生物系统改造、从头设计的手段。然而,人工基因回路与底盘细胞的各种相互作用,却阻碍了人工设计生命系统复杂度的进一步提升。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拓展更加多样的调控元件,开发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多层次的高通量技术,开发新型的全细胞模型,研发元件-宿主隔离技术和策略,开发植物和哺乳细胞等高等生物的基因线路移植和定量表征技术等。
生物合成途径设计的发展,极大提升了生物合成途径的挖掘效率以及微生物细胞工厂的优化效率。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生物合成途径设计中需要构建智能化信息更新、可共享的细胞代谢和酶催化数据资源库,研究适用于生物逆合成预测的化合物结构数字化描述方法,解析微生物细胞工厂在不同发酵环境下的组学规律,挖掘并整理与细胞相关的化合物毒性和转运数据库,优化完善细胞模型和代谢数据库,开发高版本数字细胞模型与生物逆合成途径算法等。
细胞工程 无细胞系统未来发展中,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生物大分子合成的个性化、多样化、普适性和稳定性;使用寿命需进一步延长,朝着能够实现自我复制的无细胞合成系统迈进。单细胞工厂未来需要开发通用性底盘细胞,以及高通量、自动化实验技术,实现对细胞工厂的理性设计。微生物组工程应重点发展微生物群落的原位编辑工具,开发微生物群落的精准调控方法,理解合成微生物群落的设计原则,指导构建可控、稳定的微生物互作网络,探索复杂微生物群落的基本科学规律,同时致力于解决人类健康、农业生产等领域的重要问题。非天然系统目前普遍存在翻译效率低、正交性和兼容性差等核心瓶颈。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应针对翻译系统中多种翻译元件的系统性优化改造乃至从头设计,构建具有多个空白密码子的底盘细胞;针对翻译工具和底盘细胞的相互适配原则的探索与优化改造,以及结合这些研究内容实现多种非天然氨基酸在基因组上同时编码。
合成生物学先进分析技术 多组学技术中,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将主要围绕蛋白质解析技术、新型蛋白质修饰解析技术、定量蛋白质组鉴定分析、超高分辨率解析技术等展开;代谢组学优先发展的方向包括创新发展分析方法、拓展代谢研究的空间维度、建立代谢计算平台等。单细胞技术作为一种细胞功能测试的新手段,需要重点拓展单细胞代谢表型组的应用,开发“靶标分子特异性”与“全景式表型测量”兼顾的单细胞光谱成像,实现单细胞“成像-分选-测序-培养-大数据”全流程的标准化、装备化与智能化。传感技术则需开发代谢物荧光传感普适性技术、多参数单细胞代谢传感技术、生物正交细胞代谢光遗传学控制技术,以及全光型大规模多参数单细胞代谢表型分析技术。活体成像技术未来发展主要包括打破超分辨率成像的时空分辨率极限、实现多模态全景超分辨率成像、发展高通量超分辨率成像、攻关成像核心材料器件、深化深度学习显微成像以及设计更好的新型成像探针。类器官芯片技术需构建典型的类器官芯片系统,促进与多组学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实现“类人”的生命模拟系统构建,以及针对个体化的疾病风险预测、药物药效评价、毒理评估和预后分析。
合成生物数据库、大数据智能分析与自动化实验 现有的合成生物数据库/知识图谱分散、内容完整度差、缺乏统一标准,如何构建标准化合成生物数据库,构建全面、准确的合成生物知识图谱,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未来,在合成生物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方面,需要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和资源体系,建设面向合成生物研究的数据仓库、数据库和知识图谱等,用于合成生物大数据的标准化存储、共享和挖掘分析等;在数据智能分析方面,需要深度集成传统生物信息技术与新型人工智能方法,实现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智能闭环,在系统建模、异构数据集成、智能设计与功能预测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合成生物学未来的应用领域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低碳生物合成、合成生物能源、生物活性分子的人工合成及创新应用、健康与医药、农业与食品、纳米与材料、环境等七个方向。
低碳生物合成 面向“双碳”目标与产业变革的重大需求,提高生物对能量的利用效率,需要在低碳生物合成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面向 2035年,需要围绕两个重大突破方面开展深入研究:①推动工业原料路线的代替,以CO2为工业原料,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生物制造路线,实现工业绿色化;②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创造利用太阳能将CO2合成为有机物的“非高等植物”新途径,推动“农业工业化”。此外,应尝试建立以太阳能发电为主要能源输入,以CO2为原料的有机物人工合成,形成封闭空间高效物质循环供给模式。
合成生物能源 合成生物能源面临高昂生产成本和低廉产品价值之间的矛盾、巨大市场需求和较低技术成熟度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是当前合成生物能源技术发展及产业应用的关键瓶颈。因此,需要研究生物发酵工艺优化、智能发酵控制、发酵产品分离纯化等,实现合成生物能源的高效低成本生产,从而在与石化能源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未来需要优先发展以下5个方向:纤维素生物燃料整合生物炼制系统设计构建、利用含碳气体人工生物转化系统制备生物燃料、生物甲烷高效转化的多细胞体系设计构建、高效生物产氢体系的设计组装、便携式与植入式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创制。
生物活性分子的人工合成及创新应用 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应用,面临着植物天然产物合成基因元件挖掘困难、工程化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市场准入受限、新型天然产物实体库的建立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开发从未知的基因簇出发,逐步建模蛋白结构、推定蛋白功能、预测产物结构,最后通过结构上的药效官能团来预测新产物可能的生物活性的生物信息学算法或工具。同时,搭建统一的新型天然产物结构文库,对化合物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生物活性或靶点的评估。
健康与医药 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病毒性疾病新型研究体系、新型疫苗开发、治疗性抗体设计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建立重要新发烈性病毒的研究体系,建立和完善针对病毒大类的基因组信息专用数据库,从头设计抗体分子,开发具有广谱保护活性的T细胞多肽疫苗、包括RNA疫苗的新型核酸疫苗,开发个体生物反应器、蛋白质化学工厂等新技术。
在应对重大慢性疾病方面,基于人工基因线路的定制细胞疗法和基因治疗推动了重大慢性疾病创新治疗策略的发展。然而,目前基因线路定制细胞的设计与构建主要依靠假设-试错循环的经验性方法。如何设计与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定制细胞和基因线路以满足不同实际应用场景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未来的发展,将利用蛋白质定向进化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在解析底盘细胞生命活动分子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动态化感知的智能化基因线路,有效保证癌症、代谢疾病等治疗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特异性。
农业与食品 农业合成生物技术将为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抗逆、生物转化和未来合成食品等世界性农业生产难题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未来将以人工高效光合、固氮和抗逆等领域为重点突破口,提出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5年近期目标是:创制新一代高效根际固氮微生物产品,在田间示范条件下替代化学氮肥25%;光合效率提升30%,生物量提升20%;模式植物耐受2%盐浓度,农作物耐受中度盐碱化、耐旱节水15%。10年中期目标是:扩大根瘤菌宿主范围,构建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新体系,减少化学氮肥用量50%;光合效率提升30%,产量提升10%;农作物耐受中度盐碱化并增产5%~10%、耐旱节水20%。20年远期目标是:在逆境条件下大幅度减少化学氮肥,光合效率提升50%,产量提升10%~20%。
合成生物学在食品领域应用分为开发非主要营养成分和主要营养成分。非主要应用成分的生产方面,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维生素需要进一步提高产量、突破发酵工艺瓶颈,透明质酸、母乳寡糖等的生产需要创建适合于食品工业的细胞工厂,动植物来源的功能性天然产物的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合成效率低下。主要营养成分方面,功能蛋白需要在质构仿真、营养优化、风味调节等方面实现突破,新植物资源食品的开发目前亟待研究的重点是营养、风味和口感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利用二氧化碳、依靠光能或电能生产油脂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纳米与材料 合成生物学工程化的生物源纳米材料已有诸多进展,但在临床转化方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仿生命体”虽然原料源充足,但其中一些纳米材料的获取方式还不具有工业生产的普适性,需要增强靶向效率、提高转染率;“半生命体”材料能够在体内实现药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机体的不适或引发新的毒副作用,未来需要监控并纠正药物在体内的不正确状态、提高药物靶向性等;“类生命体”只模仿了生命体的一部分功能,投入到临床使用的最大困难还是技术成熟度的问题。此外,未来不同生物源纳米材料的量产模式和标准化获取路线的建立,以及工程化优化体系的建立等,都将推动该领域的广泛临床应用。
合成生物技术在推进天然生物组分的异源表达生产、仿生功能材料的模块化设计和功能“活”材料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在合成材料中重现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新材料或模块的发现、材料性能的定向进化、工程“活”材料的性能优化、新材料的规模化生产,以及生物合成材料的生物安全问题等。
环境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环境检测与生物修复技术仍存在一些直接制约大规模实际应用的瓶颈性问题,如应用广泛性、空间适应性、生物安全性等问题。未来优先发展方向包括生物传感与环境检测、污染物多靶点和细胞毒性评价、微生物改造和污染物生物降解、人工多细胞系统构建和生物修复等。
对我国合成生物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实现我国合成生物学未来中长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合成生物学的“赋能”潜质,推动“生物技术革命”和“提升人类自身能力”,不仅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研究和开发体系,还迫切要求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创新生态的建设,从而保证资助机制和管理政策能够与合成生物学的“会聚”特点及“赋能”潜质相匹配。
研究开发体系与能力建设 未来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未来国家竞争力,结合领域发展规律与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通过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既考虑全面、多层次的布局,也突出“高精尖缺”技术。重点支持能力建设,特别是支持合成生物学元件库、数据库,以及专业性、集成性、开放共享的工程技术平台(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工具的研发。从我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目标出发,建立和完善从工程平台到产品开发、产业转化的研发体系与资助保障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同时,建立政产学研等多层次、综合性的协作网络,跨领域、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模式,以及开放与包容的文化,形成有利于“会聚”的生态系统。
综合治理与科学传播体系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带来涉及开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以及伦理、生物安全(安保)等问题,挑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治理体系。首先,应针对现有管理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漏洞和空白,开展长期的监管科学和政策研究,明确相应的主管部门,厘清责权,建立科学、理性、有效、可行的管理原则,制定研发、生产、上市等各环节的配套政策和规范体系。其次,需要从合成生物学的颠覆性特点出发,评估和研判其带来的伦理、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新风险与新挑战,建立风险防范治理体系。最后,应针对合成生物学科学传播与公众认知/参与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等问题,建立合成生物学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与科学传播平台,培养专业的合成生物学科普人才和传播队伍,促进合成生物学科技及其产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与人才培养 合成生物学的会聚发展,需要创新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建设,夯实多学科专业基础;通过实施相关的教育计划,逐步建立合成生物学的学科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基地(平台)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国家及地方的系列人才工程相结合,培养具备跨学科研发能力的人才队伍。
本文根据《中国合成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一书改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