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_副本

田翔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田翔是我2023年6月参加“星友走进张家港”活动时结识的,那天我约了与会的几位星友交谈,田翔说起他所在的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吴泾分公司最近在紧锣密鼓研发一类新型单体,这种单体以往主要通过进口渠道购买,其合成的核心技术尚未攻克,因此田翔等一批年轻研发人员受命投身攻关该课题。作为基层一线的研发工程师,田翔说他越来越感受到“不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就会被动挨打”的危机感。集团及研究院对这些核心技术的研发一路开绿灯,经费、软硬件资源都匹配到位,给予全力支持。这番话让我记住了这位敢于和善于表达的年轻人。

采访当天我跟着一身工装的田翔一起爬梯参观了他们的研发基地和放大试验基地,后者承担的是把实验室的克级样品放大到公斤级的任务,这一步是进入产业化量产的关键。这一圈下来让我对这里的研发环境和研发中心的定位有了实际的感受,也对眼前这位年轻工程师的从业之路有了更多的好奇。

迷恋化学课的少年

田翔1989年8月出生于山东淄博,父亲是省水利厅直属学校的教师,妈妈是淄博市气象局的预报员。小田是在父亲所在学校的家属大院长大的,家属大院里大都是教工子女,生活比较单纯快乐。淄博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是煤化工、钢铁、纺织工业聚集地,也是污染很严重的城市。年少时的田翔经常生病,时常会感觉呼吸不畅,当时还以为是体质较弱。刚上初中时,田翔的成绩不好也对成绩没什么概念,更不知道合适的学习方法。转机出现在初中二年级,新来的班主任对他鼓励有加,给了他信心的同时又给了他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半年后他的成绩从年级排名300多上升到30多,一年后进入前10名。初三开始学的化学和物理课程激发了田翔的学习兴趣,他尤其喜欢化学,不同物质组合就可以产生新物质的化学课让他深深着迷。那位循循善诱的班主任老师也适时推荐他参加化学竞赛,让他对化学的兴趣得到更多正反馈。

2005年田翔读初三时,上海市教委推出了一项面向全国的政策,即中考通过当地省重点录取线的考生可以报考上海的市重点高中。田翔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以当时考取山东省重点和全省化学竞赛一等奖的成绩获得了报考资格并考入上海市市北中学。这样年方十五的田翔告别父母只身来到上海。身边没有亲人,又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和文化环境,这些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的冲击是不难想见的。田翔回忆说当时的他感觉失去了学习动力,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内驱力。当时田翔所在班级、寝室里不少同学都比较迷茫,这种心绪会互相传染,尽管到了高中后半段他也意识到一定要努力赶上去了。所幸他高考正常发挥,也因为化学成绩较好,他进入了上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就读。

按照田翔的说法,入读上海大学对他人生成长助益甚大,尤其是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的办学理念,刚进去读书的那一年他还收到钱校长给每位新生的信,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我也是进校一两年后才逐渐体会到钱校长的一些理念,如破除班级、专业、学院之间的壁垒,让学生有充分交流、相互学习空间的涵义。三学期制虽然对学生的压力很大,但也因此让我们警醒自己松不得。那时感觉自己很充实。”本科四年,田翔经常在图书馆、自修室、寝室复习到深夜。另外,非常丰富的课外活动是上海大学的另一特色,三人以上就可以成立社团,田翔当时就创立了一个桌游社团。通过这些社团活动经历,田翔学习到了怎么组织活动、招新等,也锻炼了除了学习之外的综合能力。

10.2

2012年上海大学科创项目团队

科研小白通过创新活动获启蒙, 8年攻博得正果

大三时,田翔又抓住了一次机会。当时正好上海市科委有一个面向上海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支持计划,让学校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向学校申报。田翔牵头联合3位同学申请了一个土壤修复的项目,写了项目申请书,并联系好指导老师,这个项目是分两段执行的,起步是先申请上海市级项目,然后申请国家级项目,项目周期为两年半。这个项目也是他科研生涯的启蒙,正是经过这个项目,他才经历和知道了做实验的流程,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项目答辩材料的准备等,他也因此初尝了做科研的快乐及必须有的严谨。

田翔介绍那个课题是针对吴淞港码头因停泊船舶的油污泄漏对附近湿地造成的土壤污染,需要尝试找到处理办法。“这个课题最大的收获是对自己所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是干什么的,学了这个专业能干什么有了一些认知。记得第一次刘晓艳老师带我们进实验室时给我们讲安全操作规范,从怎么戴手套、戴口罩、用试剂,到怎么做实验记录、做台账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刘老师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无时无刻都在督促我们。”这几个从未进过实验室的大学生就这样在实验室博士张新颖师姐的带教下开始踏踏实实地做实验。这个课题的初衷是想用当地的植物——本地生藨草和微生物协同作用处理受污染的土壤。为此必须先备好治理待修复土壤的植物和微生物样本。那段时间的春秋季,他们几位学生就在吴淞口湿地挖藨草(选本地种也是避免可能的外来种入侵)。而实验所需的微生物则按照指导老师意见,选了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微生物提取培养。然后把这种微生物菌种和藨草一起置于土壤中考察修复效果。这个过程中藨草的培养栽种是重要一环,栽种成活后分别要种养在小盆里,有三个月、半年、一年的,方便在不同时段取样。同样,细菌的培养也花了一年多时间。为了考察修复土壤的效果,对修复前后的藨草的根茎叶、菌株的变化、修复前后的泥土都要一一测试。就这样差不多花了近两年时间,田翔等几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这一市级和国家级课题,并完成了论文写作和专利申请。指导老师刘晓艳对他们评价很高,称他们是这一届里最好的学生。

临近毕业,因为上述课题带来的信心和思考,实现化工绿色化是解决环境污染更为有效的途径,田翔决定报考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艺专业研究生。第一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因为英语差1分没考上(尽管总分超了当年华理研究生录取分数线30多分)。但田翔没有因此受打击,因为他对自己的成绩和潜力有信心,特别是那时的他已经有了方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于是他就在上海大学附近租房准备再考。第二年,田翔以总分高出分数线近50分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入校第一年正逢学校培养方案改革,新生根据考分排名可以选择硕博连读。对做科研有感觉,也喜欢做实验的田翔做出了连读的选择。这种喜欢动手尝试做一样东西的快乐感其实在他初中时就表现出来了,那时的他从化学课上知道了某个实验的条件和产物,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很想把它实现的冲动。为了找实验材料,他可以骑自行车满城去找有实验器材的商店,想买回来自己玩,营业员告诉他买实验材料必须要有介绍信。虽然几次都无果而返,但是喜欢做实验,喜欢动手做出一样东西来的念想一直伴随着他,也促使他选择了硕博连读。

论文选题时,田翔选的课题是丙烯酸酯的一种新的液相合成方法。之后两年的研究过程很不顺利,到了第三年他面临着是否放弃的选择。虽然该项目从工业角度来看意义不大,但从学术角度看,这样的合成路径探究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最后田翔选择了推到重来,他换了一种合成工艺(从液相改为气相)来合成丙烯酸酯,其工业化前景比较明朗,但催化等整个工艺都要重新设计。因此田翔又花了三年时间搭设备、找原料,然后一步一步做下去。到了第六年,田翔终于走通了这条合成工艺路线。他在此基础上又用了半年时间,对最终的工艺路线、流程等作了优化和改进,然后完成毕业论文。最终田翔用了8年时间圆满完成了整个硕博阶段的科研课题,发表了论文,拿到了珍贵的毕业证书。

10.3

2021年毕业答辩时与导师田恒水教授(左二)、母亲(左一)和妻子(右一)合影

10.4

田翔研究院工作照

田翔是在硕博期间结婚的,爱人是本科的学妹,良好的感情基础和融洽的亲家关系带来了家人无私坚定的支持,这是硕博8年间他能坚持下来的最大底气。2020年初他们的孩子出生,也为这个和谐的家庭带来了欢乐。

作为骨干承担研制任务, 大幅提高反应收率

2021年博士毕业后,田翔就来到了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说起当时的择业观,田翔说自己是考虑过的:第一不想去外企,因为他们的研发核心不在中国,更倾向于让博士去解决产品的市场需求,而不是做深入的应用研发;其次不想去高校,因为工科出身,所以更愿意去企业解决产业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当时田翔面试的职位是华谊集团的管理培训生,虽然应聘成功,但是田翔不太想去做远离科研一线的事,于是就向领导提出申请要求去研究一线做研发工作。这一申请得到了允许,他就直接到了集团的中央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吴泾分公司。“否则可能要晚一年才能做自己现在正在做的研发工作。”

入职后田翔参与的就是从头开始研发聚酰亚胺(PI)单体的项目。其科学问题是基本清楚的,所谓从头研发就是要解决制备工艺中的技术问题。由于博士阶段的积累,田翔进入课题组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体现,领导和用户对这个年轻人都比较满意,这样他作为课题组骨干在2021年底参与承担了下一个单体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的研制任务。这种单体制备的材料可用作高档开关、高档电器和电网设备中的绝缘材料,如特高压输配电变电器的关键材料。这种耐高温的特种单体以往都依赖进口,国内虽然也有相关产品,但是工艺比较落后,污染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BPADA的国产化迫在眉睫。2022年底田翔以课题组长身份承担了该单体新工艺路线的预研工作,同年田翔也以此项目申报启明星项目——聚醚酰亚胺核心单体BPADA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并成功获批。“项目若成功实施,就相当于掌握了该单体的来源和竞争力。”

从高校实验室科研一步跨越到企业的研发,成功实现这种跨越而且做得得心应手的案例其实并不多,田翔是成功的案例。我也趁此机会问他是如何从学校科研过渡到企业研发的。田翔认为在企业做研发本质上是用基本的科学原理去解决生产中的痛点、堵点,并以环保经济的方式去实现。小田以自己做过的另一个单体开发为例:“我是负责其中某一步合成反应的开发工作。这个过程原本会产生大量的废酸,而且反应效率低,收率仅为60%左右。从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快速找到了改进的关键工艺,只通过少量验证实验就把收率提高到84%左右,废酸减少80%。”

田翔说,如今从事产业技术开发工作的一线工程师其实对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是青睐有加的,这种拥抱的力度超过科学院和高校的同行。他举了一个例子:他们在单体开发过程中,发现异构体存在提纯困难问题,结合物性特点判断,他马上想到结晶方法可能是合适的手段。然而,此前院里在这方面没有研究基础,他本人也没有这方面的研发经历。“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研究,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说干就干,田翔带了几位实习生从设备搭建、原材料准备、建立分析方法逐步探索。经过近一年努力,基本开发完成该项技术,为该单体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性。另外,新方法应用方面,华谊集团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上海化工研究院和相关高校一直有很好的合作,这种合作也使得一些先进的模拟软件和类似量子计算、分子模拟、材料基因组等前瞻性、前沿性技术能在第一时间助力企业研发。“集团和上海化工院经常组织新技术的培训,鼓励我们参加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帮助我们申报政府项目,为我们与高校教授合作牵线搭桥。”

采访交流中我发觉田翔的眼睛里一直是有某种光亮的,一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满足感。这种状态令人羡慕。我想起1990年代初在访问著名核物理学家、受人尊敬的卢鹤绂教授时,他说起1930年代他在就读明尼苏达大学时得知为支持产业发展,美国就出台了政策,工科类院校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绝大部分须面向产业,服务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这些博士也得到了不菲的回报。延续多年的这一政策也是较长一段时间美国工业制造业强盛的原因之一。当时卢教授有感而发的这段话也是意在提醒我们大学培养的人才要么是能瞄准求解基础科学问题,要么就是能解决经济发展迫切问题的专业人士,而后者的需求是更大的。而今类似田翔博士这样的立志立足企业,以解决企业发展紧迫需求为职志的年轻人在我国尤值得赞扬。

江世亮采写于2023年8月15日